抢抓机遇谋发展 聚力招商强县域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招商引资大会精神,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深入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围绕“8个产业链”(石油煤炭天然气及其化工、数据信息、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装备制造及新材料、中医药康养、特色农业及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绿色环保产业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完善招引保障机制,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搭建招商绿色通道,积极打造经济社会“新引擎”。
一是靶向发力,确保“招的准”。坚持以招商引资论英雄,强化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组建了8个产业链招商专班,成立了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制定出台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考核办法、优惠政策、产业指引,补充完善招商地图、产业路线图、招商引资产业指引,推动形成“领导带头、四方联动、全民招商”的新格局。聚焦重点产业抓招商。以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为主攻方向,聚焦能源化工、绿色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强化产业研究,持续谋划论证了一批优质投资项目,在政策、资源、力量等方面给予倾斜,力促一大批高质量、高体量、高效益的重点项目落地建设。聚焦重点区域抓招商。紧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全面掌握当地产业发展情况,深入研究产业转移趋势,积极对接招商信息,推动招商项目落地。聚焦重点企业抓招商。坚持招大引强不动摇,瞄准国内500强、行业和民营企业100强企业,重点跟踪对接,着力引进一批实力突出、竞争力强劲、科技含量较高的龙头企业。重点对150个意向项目,深化对接,邀请企业来宁考察,尽早确定投资意向,签订框架协议。落地生成56个重大项目,有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多管齐下,确保“招的来”。组建招商小分队。不断提升专业化招商水平,由县商务局牵头组建招商小分队,采用高密度、多频率、不断线的小分队招商方式,对重点产业分布区域、对外转移愿望强烈的企业,深入开展项目推介和对接洽谈,提升“点对点”上门招商、精准招商实效。开展招商对接。强力推动“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推介活动,有针对性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举办招商推介和对接活动,借助兰洽会、西交会的平台,组织开展产业招商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力度。扩大招商成效。充分发挥商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招商大使的媒介作用,以商会协会和企业为媒,搭建招商引资新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宁县,全方位挖掘招商引资潜能。对成功引进项目的商会、企业和个人,依据《宁县招商引资优惠奖励办法》给予相应奖励激励。
三是健全机制,确保“招的稳”。完善领导包保机制。继续落实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县级领导包保机制,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包保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个责任单位、一抓到底”的链长推进机制,强力推进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竣工。完善调度会商机制。定期召开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议,实行周调度、月评比、季通报、年度考核,对当前的招商工作进行会商调度,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分析问题,精准施策,及时调整思路,改变策略,对有意向的大型企业和优质项目要盯紧看牢,积极对接、热情服务,确保能在宁县落地。完善质量控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招商项目预审评估制度,对拟落地项目从投资主体综合实力、主导产业契合度、投资强度、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从源头提升招商项目质量。
四是优化服务,确保“落得实”。坚定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宁县”的理念,真正把企业的事当成天大的事、变成自己的事、办成满意的事,以实际招商成效营造“人人都是招商主体、时时都是招商时段、处处都是招商环境”的坚定共识。完善优惠政策。积极借鉴其他县的先进经验,制定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对引进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持续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及时全面兑现合同协议明确的各项承诺。优化政务服务。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持续推行签约项目“一站式”审批和“管家式”代办服务,让审批服务围着项目“转” 推动项目落地“跑起来”。深化项目包抓。落实签约项目“承包制”,兰洽会等重点节会项目由专班包抓推进,其他招商项目由责任单位承包推进,定期摸排报建难点堵点,及时召开职能部门联席会议,逐个逐环节研究解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