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
营商就是营未来。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的生产力、投资竞争力和吸引力。优化营商环境可以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以来,庆阳市全面落实中央、省上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推进“放管服”改革提质提标,助力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跑出加速度。
营造氛围 构建对外开放平台
庆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吸引外商投资、推动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开展 “引进来、走出去”“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系列活动,开放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利用投资甘肃网、陇东报、庆阳电视台和“进博会”“兰洽会”等节会展会平台,广泛宣传庆阳市情、投资环境及企业典范,大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庆阳名片”和“亲商、爱商、扶商、惠商”的良好氛围,构建“领导带头、县区主抓、商务统筹、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招商引资体系。年内在北京、深圳、兰州等地举办“庆阳苹果”“环县羊羔肉”等农特产品和招商推介会5场次;在杭州、郑州设立2个驻外招商基地,着力打造西峰、庆城、长庆桥等市级以上工业园区。
健全机制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
庆阳市先后出台《庆阳市投资项目落地生成机制》《庆阳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庆阳市招商引资优惠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完善税收优惠、财政支持、人才引进等工作机制,推行产业链专班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互联网+”招商、并购重组式招商、节会展会招商等新模式,瞄准三个“500强”、行业100强和“独角兽”、小巨人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群企业,编制产业招商图谱,按图索骥,精准对接,立体招引。今年以来,先后与华能、上海开南、中农联、重庆宏大、中国移动、中科曙光、山西宏源、贵州利邦、碧桂园等一大批知名企业达成一批大合作大开发,共签约引进合同项目153个,签约额700.04亿元,创历年新高。1-11月,全市实施5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95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330.61亿元,同比增长40.52%。
创新服务 加快项目落地建设
项目落地、企业发展是检验招商引资成效的唯一标尺。庆阳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重大项目推行“一站式”审批和“管家式”服务,在市、县两级政府大厅设立招商项目代办服务窗口,确定专人从企业注册、审批办理到竣工投产全流程开展盯办代办服务。对第27届兰洽会签约的46个项目,全部实行专班包抓推进机制,明确包抓领导和牵头部门,按照“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表”工作要求,加快推动落地实施。对“三个500强”企业投资和省级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努力实现项目落地最多不超过“90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市、县两级项目代办窗口累计为投资企业办理前期手续40多项,有效推动环县毛井20万千瓦风力发电、西峰年产20万吨双氧水和2万吨吗啉、合水县华浩新天地、庆城金科商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落地迅速、进展顺利。2020年以来,全市省级重点节会及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02个,签约额534.97亿元。至今年11月末,已落地项目77个,开工率达到了75.5%。
惠企纾困 打造外商投资热土
优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是提升服务效能,惠企便民。庆阳市积极推行惠企政策“不来即享”,强化营商环境监督,针对各类投资企业在证照办理、用地报批、征迁补偿、能源供给、筹融资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招领办、7个产业链专班及时调研摸排,采取联网办结、联席会议、现场办公会议和专项督查等方式研究化解,先后协助庆阳瑞华、甘肃诚通安防、甘肃圣越等企业解决了气源紧缺、审批缓慢、贴息贷款、供电不稳等问题,目前企业正常生产、高效运营。严格兑现招商承诺,7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招商引资大会,兑现县区和部门招商引资成效奖励190万元,协助宁县湖北南泥湾畜牧有限公司申请疫情防控期间跨省调用原料和成品运费省、市、县三级补贴44.99万元,兑现正宁、宁县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高管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奖励1531.29元,着力打造高效化、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